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德教育的形式化问题
引用本文:张景旭.道德教育的形式化问题[J].党史博采,2006(6):40.
作者姓名:张景旭
作者单位:张景旭(河北医科大学)
摘    要:国家社会经济的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极大丰富的物质潜力与享受的同时,也对作为社会未来的青年人的道德意识、道德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性、鼓励个性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公共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用以调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一切领域中的行为,与法制体系相辅相成,共同维系社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当前所处在的这样一个经济转型期,面对着尚未定型的社会形态、愈加繁复而多元的经济、文化结构这样一种现实,无论是从民族的自强不息,还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亦或是社会的稳定、繁荣与和谐,都凸显出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实需求之迫切、历史重任之艰巨.然而,从社会道德教育体系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的整体状况而言,并不敢让我们盲目乐观.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