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合法”民事诉求何以变成刑事犯罪? ——检视“二倍工资”的法治困境
引用本文:李,干.“合法”民事诉求何以变成刑事犯罪? ——检视“二倍工资”的法治困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35(6):85-98.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法学院,上海
摘    要:近年来在部分个案中,有的劳动者故意拖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故意提交虚假签名的书面劳 动合同,继而通过公力救济向用人单位索取“二倍工资”,对此劳动仲裁、民事审判与刑事审判分别给出民事 “合法”与刑事犯罪的两级评价,如此两重评价暗含着法治风险。作为《劳动合同法》创设的一项惩罚性赔偿, “二倍工资”系推行书面合同制度的一种手段,但“二倍工资”的“大前提”在语辞表述上模糊,司法实践对“二 倍工资”的归责与举证规则亦不明晰,且“二倍工资”不以劳动者遭受实际损害为前提,若劳动者对签约不配合, 用人单位的反制手段也较为有限,因此“二倍工资”的必要性与均衡性有待检视。研究认为,惩罚性赔偿兼具 奖励诉讼的功能,劳动领域有别于消费领域,并不适合奖励诉讼的价值导向,司法实践通常从主体层面防控劳 动者滥诉或恶意诉讼,但亦有不可取之处。未来可根据实际情况,从立法与司法两个层面对“二倍工资”规则 进行删、修、限。

关 键 词: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  书面劳动合同  惩罚性赔偿  刑事犯罪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