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近代日本对儒学的改造——兼谈中国近代文化观的历史轨迹
引用本文:江立华.论近代日本对儒学的改造——兼谈中国近代文化观的历史轨迹[J].日本问题研究,1996(1).
作者姓名:江立华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历史系
摘    要:文化的赓续与繁衍,需要继承前人的遗产,更需要创新。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在摄取、继承和改造儒家文化,成功地实现儒学与现代化的结合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一、元田永孚的“保教”、“立教”论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日本被迫打开国门。于是,西方文化浪潮开始猛烈冲击以儒学为主体的日本传统文化。一批仁人志士首先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继而,又以“东洋道德西洋艺术”(艺术即“技术”),“器械艺术取于彼,仁义忠孝存于我”的思想对待西方文化。元田水孚作为传统派的代表,极为主张在教育主导思想上保持儒教主义。明治12年(1879年)元田著《教学大旨》指出:“专访西洋教育而尚智识才艺,视道德仁义为固陋”,是必须克服的不良“世风”。他利用任天皇侍读一职之便,借天皇名义,将其设想化为现实。他组织编写的《教育圣旨》、《幼学纲要》,劝诫学于奉“孝行”、“忠节”之“德”。其内容大多来源于《论语》为主体的儒教思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