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目标
摘    要:“小康”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状况时使用的概念,属于经济的范畴。国民生活水半的状况,一般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 对于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的衡量,目前主要有两种参照标准:一个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标准,即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经济学中称之为“恩格尔系数”。另个是以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参照的标准。 按照恩格尔系数的标准,居民的食物性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高于60%,就属于绝对贫困;在60%到50%之间属于温饱;50%到40%就是小康;30%到20%就是富裕。 以人均GDP为参照的标准,是我们习惯采用的衡量方式。在邓小平同志的心目中,人均GDP达到400美元算达到温饱水平,达到800美元算进入小康水平,达到4000美元左右才算得上富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到2000年年底,我国GDP超过10000亿美元,即人均GDP超过800美元。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也降到了49.1%,2001年又降到47.7%;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2001年是37.9%。因此,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有充分依据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