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从非犯罪化的条件考察刑罚权的存在根据
作者姓名:胡江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3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青年项目《吸毒管制的正当性与吸毒者人权保障法律问题研究》(批准号:10CFX021)和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专项课题《吸毒管制的价值选择与制度建构》(批准号:09jk24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刑法将一个行为规定为犯罪是刑罚权的积极面,刑法将曾经属于犯罪的行为不再规定为犯罪是刑罚权的消极面。由于非犯罪化的主体是国家,它是国家价值评判的结果,也是国家对犯罪的反应形式,因而其实质在于刑罚权的退出,而非犯罪化的条件则是刑罚权退出的事实根据。当行为已经不具有法益侵害性、行为已经为社会公众广泛认同、对行为已经有更好的规制方式时,国家可以实行非犯罪化。但是,非犯罪化不能无视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不能导致鼓励犯罪和制造新的犯罪,在尚不具备非犯罪化的条件时,刑罚权理应积极地存在。

关 键 词:非犯罪化  刑罚权  条件  退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