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可怕的“事先安排”
引用本文:司马龙.可怕的“事先安排”[J].当代广西,2005(7).
作者姓名:司马龙
摘    要:据报道,某省一位省级领导干部不久前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因为是自己随机选择考察地点,觉得此行很有收获。不料事后偶然得知,和他聊得颇欢、赞扬当地政府某些做法的老百姓,竟是事先被“安排”好的。他很惊讶:自己是随意下车,随意找人聊天的,居然也能“事先安排”!为此,这位领导同志“一夜未睡,感到担忧,甚至害怕”!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这是确保决策科学的前提条件。如果领导干部在下面听到、看到的情况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甚至“随机遇上”的人和事也有基层干部打过招呼,就很难听到实话,摸到实情,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决策也就很难保证科学合理、符合民意,实在害莫大焉。类似这位领导的遭遇,想来并非偶然。现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在“安排”上级和领导考察、调研的行走路线方面,为展示自己的政绩,隐瞒存在的问题,早已练就了一手纯熟的造假功夫,甚至敢把一个村的百姓全换成乡镇干部,按照事先统一的口径回答上级领导的提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