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当事人内心真意是如何被发现的
引用本文:马特.当事人内心真意是如何被发现的[J].法律与生活,2005(8).
作者姓名:马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
摘    要:该案饶有趣味的是,同一份遗嘱竟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引起两种截然相反的法律后果。围绕着一份似是而非的法律文本,一宗可观的遗产,上演了一幕古代版的豪门恩怨,从中我们不得不佩服立遗嘱人的精明老道和审判官员的人情练达。作为解释对象的该文本,其写作是一种策略,一种高明的叙述策略。立嘱人故意以模棱两可、可能产生两种相反解释的文字立下遗嘱,将其真实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儿子年少,系非嫡出,其继承遗产的合法性并不稳固,一个懵懂幼童非但不足以驾驭庞大的家族财富,而且自我保护尚力有不逮,难免有祸起萧墙之虞。为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