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泉州:一座与“海丝”共荣的城市——新“海丝”,一个时代的命题
引用本文:黄少萍.泉州:一座与“海丝”共荣的城市——新“海丝”,一个时代的命题[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4(8):22-27.
作者姓名:黄少萍
作者单位:泉州市委
摘    要:公元565年,印度名僧拘那罗陀在刺桐港九日山的延福寺,一边翻译着《金刚经》,一边等候季风,南航马来半岛。这件事情,被史学家当作泉州海外交通见诸文献的最早记载。刺桐港,就是现今福建省泉州的古称。那时,海船的出行和航程要凭借季风、洋流。秋冬之际吹北风,满载着中国陶瓷、丝绸和茶叶的船只,从刺桐港驶出;第二年的春夏之际吹南风,外面的商船又载着香料和药物进了港。每年两次的迎来送往,人们都要去九日山的延福寺举行祈风典礼,祈求神灵保佑一路顺风、平安。至今在九日山的摩崖石刻群中,有13方记载了南宋官员祈求保佑商船顺风的仪典。

关 键 词:延福寺  刺桐港  海上丝绸之路  那罗陀  摩崖石刻  祈风  《金刚经》  中国陶瓷  名僧  马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