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国时期桂越边境边民互市的历史概况
摘    要:桂西南与越北疆土毗邻,自古以来,双方边民历来互相来往,经营小生意。此种小额贸易,双方边境地区一贯称为“趁圩”或“赶圩”,由于接触频繁,我方边民大都能说越南话,越方边民也会说我边区的“壮话”。所谓边区,按规定,是指国境线两侧各15公里以内的地区而言,边区内的居民则称之为边民。自越南沦为法属殖民地后,中越之间重新划定国界,从此双方边民互市趁圩或探亲访友必需具备进出国境的证件,均由设在沿边的双方对汛署签发,发给边民专用。此种证件我方名为“长行过界准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