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村庄结构性分化困境及其化解路径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系统布局,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系统布局中,产业兴旺是前提,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是基础,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根本。然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已普遍产生了两种结构性分化,即以工业化城市化或者某种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区域先发优势村庄和一般性农业生产型村庄的分化,农村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与普通农民的分化。这一分化的主要特点是一般性农业生产型村庄往往出现"精英进城、老人留守、村庄空心化"的衰落调敝景象,这一景象很难通过单一的外部资源输入在较短时间内予以改变,或者说很难以政府集中运动的方式来改变。这意味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一个长期和自然推进的过程,政府必须通过系统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供给,并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有步骤有重点地给予"人—地—钱"的支持,由此形成一个政府支持、农民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推进路径,不断化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面临的结构性分化的困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