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未成年被告人主观恶性考量系统建构——以“望、闻、切、问”四诊法判断机制为核心
引用本文:朱婷.未成年被告人主观恶性考量系统建构——以“望、闻、切、问”四诊法判断机制为核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5):39-43.
作者姓名:朱婷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山东临沂,276000
摘    要:少年审判中的刑事和解制度,是针对承认基本犯罪事实、愿意补偿损害、修复被破坏社会关系即主观恶性较小的未成年被告人提供的一种恢复性司法制度,适用该制度的两大前提之一是对未成年被告人主观恶性的判断。本文在总结审判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未成年被告人主观恶性的“望、闻、切、问”四诊法,并以此判断机制为核心,构建了未成年被告人主观恶性考量系统,即主观恶性的判断机制、主观恶性判断效度的验证机制、主观恶性判断的监督机制和主观恶性判断的保障机制,以期能够提高主观恶性判断的效度,充分发挥刑事和解制度的作用。

关 键 词:刑事和解  主观恶性  判断机制  监督机制

Construction of Malicious Intent of Survey System of Juvenile Defendant
Zhu Ting.Construction of Malicious Intent of Survey System of Juvenile Defendant[J].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2009(5):39-43.
Authors:Zhu T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