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让"伯乐"下岗
引用本文:孙恒杰.让"伯乐"下岗[J].学习月刊,2004(2).
作者姓名:孙恒杰
摘    要:不知是哪位前辈的脑筋如此富有创造性,把人中才俊即学识才干出众的人比喻为"千里马"。随之,"伯乐"也就成了善于发现和举用人才之人的代称。这样的"伯乐"历朝历代层出不穷,留下了慧眼识才、成就人才的一个个美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伯乐"队伍的成分逐渐起了变化,因为后世凡握有用人之权或负有察才、荐才之责者,争相以"伯乐"自诩,闹得"伯乐"多则多矣,但他们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其思想行为五花八门,心目中"千里马"的形象和评价尺度差异也让人难以想象,那么,"伯乐"现象也就复杂起采了。韩愈曾对此作过研究,说出了一个较著名的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杂说四》)这里的"不常有",或许是指由于"伯乐"因素给"千里马"即人才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窃以为其内涵深广,不妨试作揣摹。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