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界说
引用本文:姚莉.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界说[J].法商研究,2011(1).
作者姓名:姚莉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BFX085)
摘    要:当代中国法院系统倡导和践行的能动司法,是指司法主体为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积极行使司法权,主动采取多种手段解决法律纠纷的一系列司法活动的总称。能动司法具有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法院及代表其行使权力的法官是能动司法的主体,能动立法、积极司法、主动司法和有效司法则构成能动司法的内容。能动司法的客体是指能动司法适用的案件范围,主要包括疑难案件、社会广泛关注案件和普通案件。为避免出现在实践操作上不统一的状况,应在准确把握当代中国语境下能动司法基本含义的前提下,从构成要素上探寻能动司法得以实现的理想路径。

关 键 词:能动司法  主体  内容  客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