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发达”的张力与动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缘何“不变”
引用本文:康丹丹,夏玉凡.“不发达”的张力与动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缘何“不变”[J].社会主义研究,2019(1).
作者姓名:康丹丹  夏玉凡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历史地同国家的不发达状态相联系。这一特征本身具有张力与动态性,构成了现阶段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制约因素。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历史基座与实践场域,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宏观背景,构成其理论和实践的时空载体;二是核心目标与动态特征,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性质,决定了其中心任务和基本路线;三是总体任务与历史使命,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勾勒出摆脱不发达状态的目标与方向。从这一视域出发,有助于从宏观上理解新时代之"不变"的本质。新时代是对不发达状态的阶段性克服、扬弃与超越的结果,因而并未脱离初级阶段的分析框架,且这一特征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历史地解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