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毛泽东与二渡赤水
引用本文:汤胜利.毛泽东与二渡赤水[J].党史文苑,1996(5).
作者姓名:汤胜利
摘    要: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有一个生死悠关的重要会议,这就是长征途中著名的遵义会议.还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军事战役,这就是遵义会议后的四渡赤水!它的最高指挥者是毛泽东.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时,中央红军面临的形势异常险恶.此时蒋介石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一个“川江南岸围剿计划”,迅速调集中央军及川湘桂黔滇五省六方30多个师近200个团的40万正规部队,将滞留黔北的中央红军团团包围,妄图利用长江天险,“合剿而聚歼”中央红军“于川江南岸地区”.这时中央红军只有3万,敌我兵力众寡极端悬殊,而且敌军装备先进,给养充足,又有飞机参战.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在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中共中央统治的同时,还慎重研究了中央红军的进军方向和最后落脚点.会议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北渡长江,进军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1月19日,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兵分三路向川南挺进,以图西渡赤水,在四川的宜宾、沪州之间北渡长江.蒋介石派驻重庆的参谋团,在中央红军尚未离开遵义前,就对红军的动向作了反复推测,判断红军定是从宜宾、沪州之间北渡长江,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