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制度摩擦何以影响中国预算变迁? ——基于1992—2019年的中国预算变迁数据的实证研究
引用本文:李文钊,庞伟,吴珊.制度摩擦何以影响中国预算变迁? ——基于1992—2019年的中国预算变迁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21,14(2):38-60,229.
作者姓名:李文钊  庞伟  吴珊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874198);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21XNL004)。
摘    要:【问题】间断-均衡预算理论通过美国、欧洲等不同国家的联邦、州与地方政府的预算变迁得到检验,该理论对于中国政策过程和预算过程的适用性如何?制度摩擦假设是否能解释预算变迁的间断性?政治周期是否为替代性假设?【方法】论文通过利用1992—2019年的全国、中央和地方预决算数据,利用正态性检验、L-K值等计算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预决算变迁的间断性情况。除此之外,论文还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政治周期对预算变迁间断性的影响。【发现】研究发现中国预算变迁遵循间断性逻辑,制度摩擦也是导致间断性差异的重要变量,其中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作为制度摩擦的代理变量对中央政府预算间断性的影响更为显著。为了检验间断性的政治周期替代性假设,通过比较党代会周期和中央领导人更替周期的间断性,发现政治周期对预算变迁并没有太明显的影响。【贡献】中国的预算变迁为间断-均衡预算理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这进一步证明了“一般间断假设”和“公共预算的一般经验法则”,从而为理论的外部有效性提供了更多证据。而制度摩擦和政治周期假设的检验为中国预算变迁的间断性提供了更明确的解释。

关 键 词:间断-均衡  认知摩擦  制度摩擦  政治周期  中国预算的间断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