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引用本文:田纪云.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人大,1999(10).
作者姓名:田纪云
摘    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解放初期,个体私营经济曾有较快的发展,但随着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完成,已所剩无几。"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林彪、"四人帮"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几乎被"斩尽杀绝",到1978年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全国只有个体工商业者14万人。长期以来,在思想观念上,总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经济成份越单一越好,所有制越公越好,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异己和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连个人卖个大碗茶的,修修补补的,理发、洗澡的,卖个烧饼、油条的都不能容忍,都要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不仅给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也给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也逐步恢复了它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的鼓舞下,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更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到1998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已达7800余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