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时期乡村社会建设的内涵与路径——以广东省云浮市“村民理事会”为例的分析
引用本文:慕良泽,姬会然.新时期乡村社会建设的内涵与路径——以广东省云浮市“村民理事会”为例的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3(2):99-105.
作者姓名:慕良泽  姬会然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石家庄学院马列部;华中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号:12CZZ04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M520591);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S2011B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观察乡村社会发展,可以将乡村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国家与乡村社会隔离情境中乡村社会自在自为的存在状态;国家政权延伸至乡村社会后乡村社会传统被逐步消解;国家管理乡村社会背景下乡村社会走向自觉和自治。当然,现实存在远比这种简化的纵向概括更复杂。熟人社会或者正在蜕变的熟人社会依然是目前中国乡村社会的一般形态,然而市场化和社会化所带来的冲击正浸染着本色的乡土社会。为此,基于"陌生人"社会的现代公共关系的塑造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与保障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主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云浮市"村民理事会"的个案分析,探索在市场化、社会化的背景下,在国家与社会互动情境中推动乡村社会建设、有效实现公共治理的路径。

关 键 词:市场化  社会化  公共治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