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心传导系统解剖组织学研究简史及法医学意义(讲座1)
引用本文:祝家镇,宋一璇,姚青松.心传导系统解剖组织学研究简史及法医学意义(讲座1)[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19(4):251-252.
作者姓名:祝家镇  宋一璇  姚青松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
2. 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0
摘    要:人的胚胎从两个多月起开始有搏动 ,直至心脏停止跳动 ,人的生命也就终结。这奥秘被人类揭示才仅一百多年。1845年波兰教授Purkinje在有蹄类动物发现了一种位心内膜下、胞浆空虚的大细胞 (后人称Purkinje细胞 ) ,认为是心脏的运动装置。 1893年德国His教授在小鼠、狗和人的心脏发现了连接心房和心室的一束纤维 (被后人命名His束 )。190 6年此束纤维得到Tawara的详细叙述和图解 (包括房室结和房室束 ,后人合称之为His Tawarasystem)。至此 ,确定了从心房到心室迅速传递收缩冲动的肌束。同年夏 ,一位英国医学学生Flack在Keith的实验室做鼹…

关 键 词:法医病理学  心传导系统  简史  组织学
文章编号:1001-5728(2004)04-0251-02
修稿时间:2003年12月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