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战时交通建设与军事运输
引用本文:龚泽琪.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战时交通建设与军事运输[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3).
作者姓名:龚泽琪
作者单位: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党史政工教研室
摘    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又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件。国民党政府预感到面临日军全面进攻的军事威胁,被迫着手国防交通建设。1935年,铁道部长张嘉提出“集中力量建设新路,以作将来国防及长江封锁之准备。”①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今后交通建设,“应以国防运输及沟通经济中心为原则。”②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长期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方针,财政收入主要充作内战经费,筑路资金匮乏,国防交通建设缓慢。抗日战争爆发后,迫于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不得不加强国防交通建设。一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及时将整个交通事业转入战时运输的轨道;一方面根据战局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战时交通建设和军事运输,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战时军事运输体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