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胃络”应用及其内涵演变
作者姓名:袁静云  牟东晓  武晓冬  赵楠琦  丁 楠  董国锋  王 昕  刘清国
作者单位:1.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07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9YFC1712200,2019YFC1712201)
摘    要:搜集与“胃络”相关的书籍和条文,按照《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注家、临床医家、西学东渐的影响4个层次,梳理“胃络”应用及其内涵的演变过程。“胃络”在应用及内涵演变过程中有两条清晰的发展线,其源头分别来自《黄帝内经》“胃之大络”和“肠胃之络”。后世注家主要围绕“胃之大络”进行阐释和发挥,临床医家则主要是在“肠胃之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应用,尤其是叶天士在胃络与胃关系的确立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学东渐以后,“胃络”的内涵逐渐向解剖、实证转化,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关 键 词:胃络  络脉  黄帝内经  内涵演变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