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如何分析认定票据诈骗罪中的主观目的——以具体个案为视角
引用本文:王姗.如何分析认定票据诈骗罪中的主观目的——以具体个案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0(32):102-103.
作者姓名:王姗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以票据为代表的各种信用支付手段因其便捷高效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但同时票据诈骗犯罪也随之呈现高发多发的态势。虽然我国刑法对于本罪客观方面规定了使用伪造的票据或作废的票据、冒用他人票据等多种方式,但综合实践,本罪行为最为集中和突出的还是签发空头支票,因为现有社会经济生活中尚存在诸多不规范操作,这类犯罪多与民事经济纠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定起来往往存在一定困难。

关 键 词:票据诈骗  犯罪构成  主观目的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