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台湾股市的疲软及其原因剖析
引用本文:戴淑庚,郭枫.台湾股市的疲软及其原因剖析[J].台湾研究,2006(3):44-48.
作者姓名:戴淑庚  郭枫
作者单位:[1]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2]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摘    要:台湾的股票市场源于20世纪50年代,而有组织的股票集中交易市场则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台湾已建立了既有集中交易市场,又有场外交易市场等相对比较完整的股票市场体系;而且,已形成相当规模的股市。到2005年6月底,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公司数达到698家,总面值为5.1万亿元新台币,总市值更高达14.5万亿元;而在1962年底上市的公司仅有18家,股票种类25种,总面值54.9亿元,总市值68.4亿元;上市公司数及资本总额分别较1962年增加了39倍和921倍。另外,在股市交易量方面,股票成交额在1962年为5.2亿元新台币。到1990年前的20余年时间中,台湾股市虽然也多次出现交投低靡,但总体上看则呈持续增长的趋势,1987年的年成交额突破2.6万亿元后,1988年再创7.8万亿元新高。进入90年代和21世纪,股市交易量的记录又被不断刷新,2004年的总成交额已达23.9万亿元。然而.台湾股市自1997年以来呈现长期疲软的趋势。

关 键 词:股市  台湾省  原因剖析  20世纪50年代  疲软  场外交易市场  股票市场  上市公司  股票上市  成交额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