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从“失学少年”到“失足青年”的生成与治理——农村教育贫困的一种文化学解释
作者姓名:陈先哲  全俊亘
作者单位: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3.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摘    要:借鉴并改造刘易斯的"贫困文化论"理论框架,尝试从社会文化、学校文化、家庭文化和个体文化等四个维度对农村教育贫困问题进行文化学解释。在此基础上以某"诈骗乡"为个案开展教育调查发现:社会文化的"江湖"化会造成学校内部反学校文化膨胀,加上家庭文化中"读书无用"和"读书无望"心态并存,个体在就学中容易倾向于短期投机行为,在初中阶段产生大量"失学少年",并在不良社会文化的浸染下容易参与集体投机诈骗行动,成为"失足青年"。新时代精准治理农村教育贫困问题,一方面要精准识别农村教育贫困对象和文化根源,尤其要净化教育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文化与政策的因素,引导目标群体产生良性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关 键 词:“失学少年”  “失足青年”  农村教育贫困  文化学解释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