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引用本文:燕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J].科学社会主义,1990(4).
作者姓名:燕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编审
摘    要:五十年前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精神产品,是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总结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斗争经验的成果,它曾哺育和鼓舞了整整一代人,使他们认清了新民主主义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从而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信仰。一九四九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按照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设想,准备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在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完全成熟以后再来考虑如何向社会之义转变的问题。可是后来的实践却有违于原先的设想,从一九五三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仅仅用了短短的三年,在一九五六年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其结果,带来了大量的后遗症,使中国的现代化的经济建设长期徘徊滞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要求过急”,“改变过快”的情况呢?本文根据大量史料,详尽地分析了形成这一急剧转变的主客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值得深入思考的若干问题。本文最后指出:我国在今后几十年内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同新民主主义时期已经有了性质上的区别:但是生产力仍然相当落后,商品经济仍然很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仍然很低,它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仍有不少共同点。应当象当年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一样,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创立和逐步丰富这个理论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吸牧和继承新民主主义理论中一切仍然有用的成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