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析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范畴的中国化
引用本文:靳书君,王凤.试析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范畴的中国化[J].社会主义研究,2018(1).
作者姓名:靳书君  王凤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摘    要:以《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神髓》等经典著述传播史为线索,考证日语和汉语译文中的译词衍变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语范畴词Productionsweise,经过英文mode of production,进入日语后,日本社会主义者以之前对译production的中日共创汉字词"生产"为第一语素,先后与"组织""制度""形态""方法"组词,以之对译经典作家生产方式范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使用"生产形式""生产方式"术语,并逐步把"生产方式"统一为Productionsweise和mode of production的定译词,最终生成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范畴。这一定译词超越了此前各种译法,深刻地把握了生产方式原著范畴的精深之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