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美社会文化交流中的孔子元素
引用本文:张涛.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美社会文化交流中的孔子元素[J].思想战线,2011,37(1):106-110.
作者姓名:张涛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重庆,400031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孔子在美国:近百年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2009YY19);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孔子的美国化: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孔子形象”(09SKJ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但美国的中国信息极为匮乏。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物质交流、人员流动和孔子学院相继启动,成为美国人获取和更新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些社会文化交流多与孔子联系紧密。美国人以此为基础建构的中国信息有两大重点。其一,中国纵然屡次反孔并受外界影响,其孔子情结却极为牢固,折射出中国国家性格的传统属性。其二,中国又立足孔子,展开积极进取的外交攻势,是美国文化影响的有力竞争者。交流活动中的孔子元素展现了当代中国延续传统并利用传统参与重建国际权力格局的形象。

关 键 词:中美关系  社会文化交流  孔子  中国形象

Confucian Elements in Sino- American Socio-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since the 1970s
ZHANG Tao.Confucian Elements in Sino- American Socio-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since the 1970s[J].The Ideological Front(Yunnan University's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1,37(1):106-110.
Authors:ZHANG T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