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加坡集选区制的政治后果——基于1988年以来八次大选结果的分析北大核心CSSCI
引用本文:周建勇周华杰.新加坡集选区制的政治后果——基于1988年以来八次大选结果的分析北大核心CSSCI[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2(3):50-61.
作者姓名:周建勇周华杰
作者单位:1.上海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200233;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近20年西欧国家政党体制的演变及其对民主的影响”(19BZZ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政党体制与选举制度高度相关,著名的迪韦尔热定律即是对这两种制度之间相关性的概括。作为新加坡独有的选举制度设计,集选区制与人民行动党的长期执政高度相关。这种非完全竞争(或半竞争性)的选举制度安排,既适应了新加坡的政治社会结构,也极大地压缩了反对党参与选举的政治空间,确保人民行动党在选举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论文对新加坡实行集选区制以来的七次选举制度调整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八次大选中各党在单选区和集选区的议席情况,证实了集选区制对巩固新加坡一党独大体制的制度(或机制)影响,并探讨了新加坡式选举制度影响政党体制的具体机制。

关 键 词: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集选区制  选举制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