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株口蹄疫病毒温度敏感突变种的产生、分离和部分特性
引用本文:李炳翔,J.Y.Richmond.三株口蹄疫病毒温度敏感突变种的产生、分离和部分特性[J].中国兽医科学,1979(Z1).
作者姓名:李炳翔  J.Y.Richmond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摘    要:通过在33或38.5℃的生长,致死乳鼠,感染海猪和引起小公牛发生口蹄疫的相对能力,描述三株口蹄疫高温敏感突变种的特性。ts-24和ts-42在38.5℃不能生长;它们在33℃可能产生大量无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第三个突变种,ts-22在非允许温度下延长孵育期间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表现出“泄漏”现象。对乳鼠突变种ts-42是致病的,而ts-22和ts-24根本无致病性。一周前曾用ts-22注射过的小白鼠能抗野毒的致死作用而被保护,这显然是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结果。用突变种病毒注射的海猪,有一半产生病变,但病变仅局限于注射部位。产生的抗体也比注射野毒的动物少得多。在小公牛舌皮内注射突变种病毒以后,口蹄疫发生延迟而且病情也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