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儒家“入世”精神的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引用本文:姚伟钧.儒家“入世”精神的形成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4):79-84.
作者姓名:姚伟钧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这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是从修身开始,中经齐家,终于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以个人道德实践为基础,以实行德治为核心,它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与广大人民的生活相贴近,与中国人传统的伦理文化心理相合拍,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易于在社会实践中推广实施.因此,这种"入世"精神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和中期,对于巩固封建生产关系,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制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这种以修身、齐家为基础的思想,促进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

关 键 词:儒家  "入世"精神  现代意义
文章编号:1671-7155(2003)04-0079-06
修稿时间:2003年5月1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