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包干”概念之考辨
摘    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起步的。在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有包产到组、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等。这些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有学者和当事人做过区分,但"大包干"概念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学术著作和宣传文章看法不一。揆诸历史文献,"大包干"概念的核心内涵有三:其一,"大包干"的前提是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其二,在统一计划下,"大包干"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是"组",不是"户";其三,"大包干"基本的核算分配方式是在生产队统一分配方案下,由作业组来核算分配,作业组是相对独立的核算分配单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