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回归“哲人之邦”套话——近30年来俄罗斯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与想像
引用本文:刘亚丁.回归“哲人之邦”套话——近30年来俄罗斯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与想像[J].俄罗斯研究,2010(5).
作者姓名:刘亚丁
摘    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学进行着新文学的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有迹可寻,但中俄学者对此都未曾留意。部分俄罗斯作家或直接塑造,或偶尔提及中国文化英雄,如在《秉烛夜游客》和《回归太白》中对李白形象的塑造,以及俄罗斯作家对庄子和老子的曲解。另一些俄罗斯作家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俄罗斯文化相拼贴,如"欧亚交响曲"系列小说、《2008》和《阿狐狸》。俄罗斯当代作家通过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构建中国形象,从而回归了俄罗斯18世纪末"中国是‘哲人之邦’"的套话。这既具有当下的针对性,又折射出"新欧亚主义"的观念,俄罗斯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写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出发点,但他们在俄罗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应低估。

关 键 词:俄罗斯作家  中国传统文化  "欧亚交响曲"  《2008》  新欧亚主义

Back to Stereotype of "State of Philosophers" - Russian Writers' Utilization and Imag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ast 30 Years
Liu Yading.Back to Stereotype of "State of Philosophers" - Russian Writers' Utilization and Imag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ast 30 Years[J].Russian Studies,2010(5).
Authors:Liu Yad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