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及启示
引用本文:童贤东.从“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及启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14(4):26-30.
作者姓名:童贤东
作者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2]中共通辽市委党校科研处,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    要:从“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一个必然的历史选择过程,从传播学的视角检视这一历史过程,可以得出:中国历史上自古就存在“中国化”现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化”过程中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化”质的飞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式提出。这一历程的实现,既源于外来文化传播的历史铺垫,又实现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对近代中国国情对革命理论苦苦追寻的深刻回应,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起到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样极为关键。回顾这一历程,有助于更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从而得出有益的启示。

关 键 词: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形成  启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