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时代背景下村干部腐败的生成及治理
引用本文:张光红,李波.新时代背景下村干部腐败的生成及治理[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0(1):14-19.
作者姓名:张光红  李波
作者单位:中共安顺市委党校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集、研究与利用”(16ZDY156);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贵州古驿道走廊民间故事流变透视多民族融合和谐之路研究”(课题编号:13BMZ038);2017年度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文化路线·互动共生:贵州地域文化生态研究”(课题编号:GDZT2017 11号)
摘    要:文章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村干部腐败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当下村官腐败情况,将村干部腐败类型分为经济类腐败、政治类腐败和道德类腐败,进一步指出腐败的生成机制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人身依附关系破坏了乡村政治生态、家族意识主导下的乡村治理为腐败埋下隐患、利己主义至上成为村干部腐败诱因、监督体系不健全为腐败滋生提供沃土。通过对村干部腐败类型和生成机制的探究,指出依托“互联网+”加强村干部监督、推行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共同治村、地方政府为村干部设置专门公职岗位是当下治理村干部腐败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村干部  腐败  生成机制  治理路径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