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理论考量
引用本文:陈联俊,祝淑媛.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理论考量[J].湖北社会科学,2010(10).
作者姓名:陈联俊  祝淑媛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2. 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安徽,淮南,232001
基金项目:2010年"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逸仙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共青团中央2008-2009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规划研究课题《高师院校大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究》 
摘    要: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在:混淆个体关怀与整体关怀的关系;忽视内在关怀与外在影响的关系;割裂思想关怀与政治需要的关系;缺乏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结合等。人文关怀具备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具有引导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和开发功能。可以通过树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和谐理念、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主体性关怀思想、注重意识形态教育与价值教育的融合、吸收多元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成果、掌握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方法等来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关 键 词:大学生  意识形态教育  人文关怀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