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与中国语境
摘    要:"公共服务"是近20年来在中国公共政策和学术研究中出现的关键词和高频词,但人们对其概念的解读却存在本质属性表述不一、形式属性表达不清和外延范围表达不准等认知迷茫,并由此导致公共服务政策的指向模糊和学术研究中的是非论争。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不同语境塑造了公共服务内涵外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破解对公共服务的认知迷茫,关键在于对中国场景中公共服务的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进行比较辨识,尤其要深入剖析不同语境下公共服务的内涵转换;并且要跨越学科藩篱,从价值、功能、过程、结果四个维度揭示公共服务公共性的本质属性,从历史文化语境、认知文化语境、泛指情景语境、特指情景语境四个场域辨析公共服务的特有属性,从过程、结果两个层次把握公共服务的形式属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话语体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