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魏源论人材
引用本文:杨慎之 ,黄丽镛.魏源论人材[J].求索,1983(1).
作者姓名:杨慎之  黄丽镛
摘    要:人材关系国家的命脉。人材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盛衰荣辱的重要标志。群星灿烂,国运一定兴隆;灯火明灭,国势难免倾败:这似乎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每当社会处于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人材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和尖锐。“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往往比本阶级的其他成员更加急切地关注这个问题。晚清的学术重镇魏源(1794—1857),是一个爱国的、求实的思想家。他毕生倡导经世致用,在治河、理漕、行盐、更币、采矿、防边、禁烟、筹海等实际工作中,锐意革新,兴利除弊。他以过人的学养和精力,孜孜不倦地从事著述,为后人留下了一份重要的思想资料。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