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首笔国债发行看新中国初期中共的城市社会动员能力——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
引用本文:孔祥成,牛茹琪,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首笔国债发行看新中国初期中共的城市社会动员能力——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2(2):30-37.
作者姓名:孔祥成  牛茹琪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摘    要: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行一亿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首次发行的国债。首笔国债的劝募采取了义利结合的宣传动员,并建立了纵横交错的动员网络与政社协作的组织架构,运用了分类分层的动员方案以及广播媒介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劝募结果观之,呈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维映像。尽管动员方式和过程仍有不足,但总体而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债发行取得了两方面的实效:一方面,全民动员,快速响应,完成了公债认购任务;另一方面,探索了党领导下的政府与社会协同响应、行业与社区纵横联动的城市社会网络化动员模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动员能力。

关 键 词:上海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动员机制  多元协同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