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伟大变革中的我国青少年犯罪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引用本文:徐建.伟大变革中的我国青少年犯罪与未成年人保护法[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1):4-12.
作者姓名:徐建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摘    要:三十余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每一项进步,少年司法改革的每一项发展,青少年保护立法的每一次跳跃,都与徐建老师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作为新中国青少年犯罪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徐建老师创造了多个"第一"。1980年,徐老师在《上海社会科学》发表了第一篇公开发表的研究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理论文章——《一个事关未来的社会问题》,受到团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被邀请到北京参加正在筹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座谈会。1981年,应中国社科院青少所邀请,与郭翔、储槐植等同志一道,应邀到团中央编篡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在约两个月的时间里,共形成四辑约150万字的包括法规、调查报告与案例、论文、外国研究成果的资料,成为国内第一套内容全面、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填补了国内研究资料的空白。1985年,徐建老师在本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组织人员,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理论专著——《青少年犯罪学》。1985年,徐老师草拟全国第一部地方性青少年保护法规——《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提供了具体经验和版本,促进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较快颁布实施。此外,徐老师首创了我国第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定期出版达30年的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与少年法的核心理论刊物——《青少年犯罪问题》。1981年,徐老师组建成立了国内唯一的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与法律保护中心。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独立建制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也是目前唯一的在青少年犯罪研究与法律保护领域中,集教学、科研、出版、国内国际交流、承担政府团体任务、社会咨询公益服务于一体的研究机构。1984年,徐老师与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合作试建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并经最高人民法院肯定,向全国基层法院推广。1988年,徐老师组织编写了两集电视剧《拯救》,第一次将长宁法院少年庭少年司法制度建设成就搬上电视屏幕,用现代科技手段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探索青少年犯罪与法制教育。1988年开始,徐老师在本科教学基础上,第一个招收、培养"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法"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等等。2016年1月18日下午,徐建老师莅临华东政法大学东风楼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为我们晚学后辈传授了其对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一些深刻感悟和见地,让我们充分享受了一场饕餮的学术盛宴。徐老师虽年至耄耋,但讲述时仍然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有条不紊。徐老先生旁征博引、谈古说今,对我国青少年犯罪与未成年人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变革与发展,对我国少年法未来的展望,也是侃侃而谈。其中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论述,又不乏具体问题的解析。为了使徐建教授的真知灼见能够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本刊特将其授课内容摘编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