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包容性增长下“按劳分配”理论的再认识——兼评劳动收入GDP占比持续下降
引用本文:李超.包容性增长下“按劳分配”理论的再认识——兼评劳动收入GDP占比持续下降[J].探索,2012(1):84-90.
作者姓名:李超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万州,4040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10ZXZ0001);重庆三峡学院“十二五”教授(博士)资助课题(11zz-023);教育部春晖计划课题(S2008-1-63005)
摘    要:在"包容性增长"的理论框架下,重读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文献,"按劳分配"的内涵又可以得到新的比较准确的定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劳分配"中的"劳"是"非市场性"的劳动,"按劳分配"中的分配主体是劳动者,而不是资本,劳动者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践"按劳分配"具有复杂性。近30年来,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系统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工资并不是由劳动者的贡献而主要是由社会供求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制度是影响供求力量的重要因素,因而收入差距是一定分配制度的产物。模型发现:在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指引下,应最大化"按劳分配",同时最小化"按资分配"。

关 键 词:包容性增长  按资分配  劳动收入持续下降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