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e闲话
摘    要:政府上网应该包含两种社会含义,一是政府的管理向透明化、高效率转型;一是在管理取向上,向科学化、服务性靠拢。如果不能把握“电子政府”的真正实质,仅仅视之为一种新手段,新的给某些人带来直接利益的“项目”的话,政府上网将可能会深化成一场权力的盛筵,或者,新的豆腐渣工程。 政府网页让人觉得更像是一件美丽的外衣,中看不中用。掌握80%有价值社会信息资源的政府在信息的披露、更新以及借助网络同民众的互动上,表现得难如人意。加上一些地区的重复建设等问题,更让人一时眼熟。虽然在数字,政府上网已经基本实现了它的阶段性目标——60%的政府部门上网;而对此的投入更是不少,如专项基金、国外贷款等等。 企业的泡沫多了,可称为“泡沫企业”。那么,政府呢?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