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的病理学变化
引用本文:于天水,官大威,刘力,赵锐,张海东,百茹峰,郭兆明,张艳,张振华,吴镝.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的病理学变化[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5).
作者姓名:于天水  官大威  刘力  赵锐  张海东  百茹峰  郭兆明  张艳  张振华  吴镝
作者单位: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202383);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2104110025);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观测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病理学变化,为损伤时间推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5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组用500g重的打击器打击大鼠右下肢,建立大鼠骨骼肌机械性损伤动物模型,并随机均分为伤后6h、12h、1d、3d、7d、10d、14d组。应用HE染色、Mallory染色和图像分析法观测大鼠骨骼肌损伤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伤后6h,损伤区骨骼肌变性、间质大量出血和炎细胞浸润;12h~1d,骨骼肌坏死,伴大量炎细胞浸润,以PMNs和MNCs为主,数量分别达到高峰;3d起,坏死骨骼肌被逐渐清除,PMNs和MNCs数量逐渐减少,FBCs和新生骨骼肌开始出现,少量胶原纤维形成;7d,FBCs和新生骨骼肌数量继续增多,伴新生血管生成和胶原纤维沉积;10d~14d,FBCs数量和胶原纤维沉积分别达到高峰。结论大鼠骨骼肌损伤区PMNs、MNCs和FBCs数量,以及胶原纤维沉积随损伤经过时间的规律性变化,可为损伤经过时间推断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法医病理学  损伤时间推断  多形核白细胞  单个核细胞  成纤维样细胞  胶原纤维沉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