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益保护的解释论问题——《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的规范漏洞及其填补方法
引用本文:方新军.利益保护的解释论问题——《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的规范漏洞及其填补方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16(6):102-119.
作者姓名:方新军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没有就利益保护的方法为法官提供具体的指引。对 于权利的保护应当坚持形式主义标准,法院不得随意创设法律规定以外的权利类别。违反保 护他人的法律主要是指行政法规,宪法和刑法规范不能对民法产生直接的效力,而只能通过 民法的一般条款转介其价值观念。应将违反善良风俗导致侵权的类别予以区分,侵害人身利 益的仍以过错为主观要件,侵犯财产利益的应以故意为要件。善良风俗首先应当根据宪法的 价值观念予以判断,此外,法官应当根据自己的法感情,以最低的社会道德要求为标准,基 于互惠原则予以认定。

关 键 词:权利  利益  保护  善良风俗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