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引用本文:李怡,孙宜芳.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J].科学社会主义,2015(3):43-48.
作者姓名:李怡  孙宜芳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认识历史历程、实践推进历程和理论生成历程。与之相对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就涵盖了认识历史起点、实践应用起点和理论生成起点。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必须在三个起点同时具备的条件下、必须在三个起点同时具有"相结合"的本质特征的历史时刻进行认定。通过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判定条件并结合上述三个条件和本质特征,判定1914年1月至1916年5月期间,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斗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历史进程,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应用序幕,闪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生成的本质因素,最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逻辑起点  判定条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