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建设文化都市——广州“三年一中变”的定位
引用本文:黄淼章.建设文化都市——广州“三年一中变”的定位[J].同舟共进,2000(7).
作者姓名:黄淼章
作者单位:广州市政协 委员、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摘    要:最近正在进行的“三年一中变“工程对进一步塑造广州的形象,改善广州的环境和提高市民的生活素质有重大意义。广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今天广州这座大都市,是二千多年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因此,“中变“要考虑到广州城市的历史,变出来的广州要有历史感,保持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变出特色,提高广州中心成市的文化品味林树森市长最近纵论广州大文化,呼吁在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中要提高文化品味,并提出“大都市以文化论输赢“,确实很有深远的意义。广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现证明,从新石器晚期起就有人居住。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设南海郡,在云山珠海间的空地番禺筑城为郡治,是为广州有城之始。秦末,赵佗在岭南建南越国,建都番禺,奠定了广州岭南首府的中心地位,后历经两汉隋唐宋元明清,广州成为南海郡治、都督府治、岭南道、广南东路、广州府治及广东府省会。广州城长盛不衰,朝代的更换,统治者的兴衰,从未动摇过广州在岭南首府的地位。这个现象非常奇特。中国不少古城因战争或天灾等,城址变了又变,而广州城址一直未搬,由小至大,一直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不仅在我国城市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