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转换主体性的解释模式——审视"实践→主体性"模式及其当代运用
引用本文:竭长光,王庆丰.转换主体性的解释模式——审视"实践→主体性"模式及其当代运用[J].理论探讨,2007,3(4):62-65.
作者姓名:竭长光  王庆丰
作者单位:1.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长春,13002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长春,130012
摘    要:无论是"实践→主体性"模式中的"实践"概念还是其所坚持的从观念出发的考察方法都是不符合马克思的相关理论与要求的,而且这种主体性理论一旦运用到哲学以外的人文学科中,更会导致以之为基础的理论的抽象化。转换主体性的解释模式,探讨符合马克思哲学本性的主体性理论仍然是当前有待完成的迫切任务。

关 键 词:实践  主体性  历史性  抽象的同一性
文章编号:1000-8594(2007)04-0062-04
修稿时间:2007年3月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