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民盟北京市委
摘    要:“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地位,关键在人才”,中国高校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迎接跨世纪的挑战? 众所周知,中国的高校模式是在50年代初期,为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需要而形成的。这样一种模式存在着“四重四轻”的倾向,即重理轻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这种状况有悖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总趋势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需求。因此,在当前进一步深化高校办学体制、管理模式等方面改革的同时,应该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是各类理工科院校,更要从跨世纪的高度来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转换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努力促进理工科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真正培养出能为我国科学进步、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