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文化文明观视阈下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
引用本文:宋培军.马克思文化文明观视阈下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J].思想战线,2024(1):48-59.
作者姓名:宋培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边疆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末民初国体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23FZSB054);
摘    要:一元、一统、一体、一家,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话语,1911年开始出现君民一体、上下一体的现代多元共和转向。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居于核心地位,决定中华文化的发展。文化史不仅要前置于成文史,更要前置于文明史,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文明观的基本认识,体现了文明包含于文化中,且为其最高形式的基本理念,为认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论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罗荣渠先生对人类文明的研究是建立在“一元多线历史观”基础上的,形成了现代化研究的“罗荣渠路径”,有助于文化文明时空坐标的建立。四海一家的传统话语就是内地与边疆各族济济一堂。作为现代化范式的中国应用,笔者倡导边疆与内地“主辅线现代化”的中华文明观,有助于揭示中华文化历史传承与中华文明现代发展的内在关系,有助于说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的主体性精神品格。

关 键 词:现代化范式  文化文明观  中华文化  中华文明  现代文明  主体性精神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