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马克思哲学嬗变中关于阶级问题的研究路径——兼论《资本论》第三卷“阶级”残篇的理论意义
引用本文:夏莹.论马克思哲学嬗变中关于阶级问题的研究路径——兼论《资本论》第三卷“阶级”残篇的理论意义[J].理论探讨,2022(2):124-131+2.
作者姓名:夏莹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哲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全球资本主义视域下《资本论》研究”(19AZD002);
摘    要: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旨归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及这一革命得以发生的可能性条件。围绕这一理论旨归,马克思在不同思想发展阶段不断触及承担革命之主体的无产阶级及其斗争的相关问题。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当中,由于缺乏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统研究,马克思仅通过对劳动者工资的分类来阐发无产者与资产者之间不可避免的阶级对抗。这一带有预先设定的规定性在《共产党宣言》当中获得了更具有经验性的佐证,在资本逻辑展开自身的推演过程中,无产者不仅作为先验的革命者存在,同时还作为在资本逻辑当中处于贫困境遇的经验的现实存在。阶级问题由此成为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潜在的理论动力之一。基于这一理论判定,面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阶级”残篇,不应仅仅因其文本表达方式而将其视为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的一个立场的延续,即从分配方式上来划分不同阶级,而应坚持以所有权为根源划分不同的阶级,并以此彰显阶级之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关 键 词:阶级  无产者  资产者  所有权

On the Research Path of Class Issues in the Evolu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Also on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Fragments of "Class" in Volume Ⅲ of Capital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