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帝内经》针刺法治疗痈疽探析
作者姓名:郑月棠  吴生兵  蔡美意  苏 航  吴昊晟  周美启  吴子建
作者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2.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8;3.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安徽 亳州 236800;4.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8
基金项目: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ZYYLJRC201911)
摘    要:痈疽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发病率高。《黄帝内经》详细阐述了痈疽的病因为外感六淫、情志失常和饮食不节,病机为气血凝滞。在针刺治疗上,以病前防治,病时宜急、察气虚实,补泻得当、因时制宜,避其禁忌为原则,合理使用锋针、铍针、圆利针等各种针具以及采用赞刺法、大刺泻法、豹纹刺法等针刺方法来治疗痈疽。

关 键 词:黄帝内经  痈疽  针刺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